這篇「故事」構思於前陣子心情低落的10月,但直到昨天才把整篇文章補完。
其中,「黑」與「白」都是借喻法。而「小黑」與「小白」,事實上只有一個真正的主角。
文句還滿拗口的orz 而文意...我想也是有心人才會懂得。
黑白色童話 2007.11.16
1 identical twin
有一對很要好的姐妹,她們是小黑和小白。
她們從來不離開對方。
小白從小便活在大家的注目眼光之下,在大家的讚揚驚嘆聲中閃亮地活著。
小白是個優秀的好女孩。幼稚園畢業便代表畢業生以英文致詞,國小六年成績永遠保持前三名,寫得一手漂亮的字和文章,個性溫和、文靜而善解人意,父母、師長、同學、朋友、身邊的每個人……沒有一個人不喜愛、不欣羨小白這個完美的女孩,認為小白的前途必定也是一片美好。
小白和小黑一直都走在一起,但從來沒有人注意過小黑。連小黑和小白也是。
直到國中時有個人──其實那人並不跟小黑和小白關係密切──發現了小白身後,還有個小黑。
2 influential person
其實那人一開始也只注意到小白,與其說那人發現了小黑,不如說是小黑讓那人發現了她。
小黑一直認為小白的受人注目是理所當然,而小黑從來沒想過這種情況會有什麼改變。
但小黑渴望那人注意她,第一次這麼渴望被一個人注意,即使小黑也不曾注意過的自己。
小黑開始展現自己的個性。
小黑有著別於小白「娃娃體」的豪邁、灑脫字跡,小黑透露出跳躍式的思想、獨特的舉止,小黑更有一副傲骨、不屈於世的氣節。
但大家總習慣比較。
相較於小白,小黑的字跡被評作「龍飛鳳舞」的潦草,骨氣被當成「反社會」的人格,思想迴路被診斷為一種「精神異常」的疾病。
大家認為小黑不該出現,損了小白的完美。
小黑並不是出現;她一直都存在著。
3 ignorant of disguise
是因為那人忽略了小黑的孤絕眼神中的渴望。
小黑不滿自己被忽略;被那人、被大家、被小白、被自己忽略。小黑決心讓自己被大家注意。
小黑用瀟灑奔騰的文辭,釋放所謂「憤世嫉俗」;用放意不羈的舉止,淋漓所謂「驕縱狂妄」。
小黑的本質是「任性」;她只會以任性來表達自己。
習慣了小白的完美,大家並不能接受小黑的任性,大家說小黑是「壞」的,應該趕快消失免得破壞了小白的「好」。
小黑沒辦法消失;她從來都存在著。
小黑不明白,她只是想表達「真正的自己」。
小白告訴小黑,應該偽裝。
小黑問小白,應該怎麼偽裝?
小白說,她也不知道;小白不需要偽裝。
小黑不明白,那自己為什麼要偽裝?
為了讓大家只看見小白、並忽略小黑,所以小黑需要偽裝!?
4 intentional destruction
小白是討厭小黑的;但小黑卻不是討厭小白的。
小白和大家認為小黑的出現、威脅小白完美的存在,是因為小黑討厭小白。
是因為小黑想被那人看見、想被大家看見,她眼中的孤絕和渴望啊。
是因為小白先討厭小黑的,所以小黑才討厭小白的。
而小白變得討厭,是因為小黑醜陋的存在。
於是小黑的思想快速跳躍,明白小黑和小白同為一體,就能讓小白變得討厭,毀滅小白的完美。
當小白討厭小黑時,小白和小黑便結為一體。
是小白讓小黑的破壞與威脅急速擴大。
大家對小白的獨寵與溺愛,讓小黑的跳躍式思想付諸行動;最終,毀滅了小白。
5 in the end up ruining
最終,小黑毀滅了小白。
小黑得到了必然的大獲全勝,得到了原本大家對小白的注目眼光;但小黑並沒有得到自己所渴望的,小黑並沒有得到快樂。
大家並沒有因為小白完美的毀滅,而討厭小白;大家懷念完美的小白,連小黑也是。
當小白的完美不復存在,小黑便不討厭小白了;小黑是喜歡小白的。
小黑討厭這個毀滅了小白的完美、粉碎了大家的期望的自己。
最終的最終,小黑只有變回不被注意、不被看見,才能維持大家心理的平衡,甚至是維持世界的真理──
小白永遠擁有大家不曾抹滅的喜愛,小黑永遠也不可能取代小白。
※標題英文文法請忽略